< >

奇点深度:阿里巴巴苏宁联姻为哪般?

阿里巴巴苏宁联姻为哪般

  阿里巴巴集团15年8月公开宣布,其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约280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双方未来将展开全面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商业服务,引领中国零售行业变革提效。

阿里苏宁收取增长均不及格

通过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阿里巴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持续放缓。28.37%的收入增长率创阿里巴巴上市以来最差纪录。而在上一季度,阿里巴巴的同比收入增长还是44.83%。增速的急剧放缓也让资本市场捏了一把汗,财报公布当天阿里巴巴股价大跌约5%。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柱业务——贸易业务的收入增长在其所有业务中表现最差。其中,中国区贸易业务收入仅仅增长25.18%。平台交易总额(GMV)涨幅的下降是收入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截至6月31日,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交易总额增长仅为34%;剔除彩票销售业务后也仅为36%。而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9.10%。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上半年的整体表现明显不及业内同行。

此外,虽然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税息前利润同比增长130.09%。然而通过分析利润来源就会发现,阿里巴巴的运营利润实际下滑24.59%。包括股权奖励在内的工资支出的大幅上涨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本季度的利润增长主要是依靠于阿里影业相关投资所致,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运营表现无太大关联。

进一步对比净利润和运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就可以发现,阿里巴巴本季度盈利质量非常不佳。在净利润大幅增长147.76%的同时,运营现金流却仅仅同比增长2.19%。各大主要财务指标都在指明,阿里巴巴在上半年失去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而苏宁云商的财报数字同样令人失望。今年上半年苏宁云商收入增长仅有23.32%。而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苏宁云商上半年平台交易总额同比增长高达104.6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苏宁所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将交易额转化为收入,进而转化为利润。苏宁2015年前半年共实现盈利收入为630.83亿元,而营业亏损却高达9.27亿元,运营利润率约为-1.47%。

作为对比,国美电器2014年报显示,国美全年运营利润高达13.24亿元,运营利润率约为2.19%。面对这样的财务数字,不知道张近东当年那句“做不过国美就把苏宁送给黄光裕”是否还算数?

阿里苏宁抱团取长补短

因此,面对如此不佳的运营成绩,两家企业通过合作来抱团取暖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阿里和苏宁各自拥有对方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而这些资源所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也是这次合作背后的主力推手。

阿里巴巴依靠合作补足物流短板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仅仅在41个主要城市内满足“次日到货”的服务。同竞争对手差距较大,成为当下公司最大的短板之一。

而本次阿里巴巴同苏宁合作,除了来自京东的压力之外,可能更多的就是看中了苏宁所拥有的丰富的线下资源。截止2015年6月30日,苏宁旗下共拥有店面1,637家。此外,苏宁还拥有25个已投入应用的区域配送中心,12在在建区域配送中心以及2,721家快递点。强大的物流网络将能够明显的提升天猫和淘宝的用户体验。

苏宁相中阿里的巨大平台和云计算能力

而相对于同行业内的其他竞争对手,苏宁选择阿里则是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阿里巴巴巨大的平台是任何潜在合作伙伴都无法回避的。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天猫和淘宝平台GMV合计6730亿元,是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京东平台GMV的5倍以上。

此外,虽然阿里巴巴目前平台销售增长呈现出放缓态势,但苏宁所选择入住的天猫平台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天猫平台GMV同比增长58.16%,增幅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而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所拥有的云计算数据处理能力将能够极大的提高苏宁的资源调度效率。无论是线上的用户平台,还是线下物流网络,都需要强大的数据分析作为其坚实的后盾。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崛起。在2015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和网络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05.51%,是阿里巴巴公司最大的增长点。而这一优势也是苏宁所看中的。正如苏宁在公告中所述:“双方在保持各自独立经营的前提下,建立资本的纽带;探索如何打通线上线下,更好应用大数据,如何提升消费者服务等等”。

京东最受伤

京东近年来凭借着良好的表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今年7月31日,京东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而本次阿里巴巴和苏宁电器合作,最受伤的可能就是京东了。这也是上文中我们一直以京东数据举例的原因。

首先,在京东旗下平台中,电器销售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份额。2015年第二季度,京东平台交易总额达到1,145亿元,而家电和电子产品相关交易额高达590亿元,占比51.53%。依赖于家电销售的京东所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苏宁线上平台的强势崛起。

而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同苏宁合作之后,京东和阿里相比所具有的强大的物流优势将会变得荡然无存。虽然京东旗下拥有超过4000个配送站,比苏宁多50%以上,但苏宁所拥有的1500家门店的优势将会是京东短期内无论如何都无法追平的。

在阿里巴巴同苏宁宣布合作之后,资本市场同样认为该消息利空京东。8月11日当天,京东在纳斯达克股价下探6.27%。

不过京东也早就提前布局,尝试分散自己的收入来源,从而摆脱目前对家电和电子产品销售业务的依赖。2015年8月7日,京东入股永辉超市,并同永辉超市达成战略合作,以加强双方在O2O领域的发展。

此外,京东在财报中同样着中提及了股权众筹项目的发展,可见京东未来收入来源将会越来越分散,越来越依赖于这些非电器销售业务的增长。

苏宁是否上错船?

在辛勤耕耘多年电商市场之后,苏宁却不得不同电商龙头阿里巴巴抱团取暖,让人唏嘘不已。在互联网产业崛起之际,我们却屡屡看到传统行业巨头在互联网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而就在阿里巴巴和苏宁宣布合作之前,国美却在6月底宣布正式收购北京大中电器全部股份。并在7月初宣布收购大股东独资的艺伟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将艺伟发展旗下的零售网络和供应链资产将全部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之中。

面对越炒越热的互联网,国美虽然也有参与,但近年来却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整合优化自己的线下资源。而上文提到的两家公司的财务表现却不由得让我们深思: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巨头究竟是再上一层的垫脚石还是吸金不止的无底洞?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究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拥抱互联网,可能连这些行业巨头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title: 奇点深度:阿里巴巴苏宁联姻为哪般?
tags:
- 奇点创世
- 家财
- 苏宁
- 阿里巴巴
id: 219
categories:
- 奇点深度

date: 2015-08-13 19:42:34

Copyright © 2015奇点创世 ICP1404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