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视角:电子支付之后是数字货币?
央行20日召集了花旗、德勤等公司和机构的专家开展了“数字货币研讨会”,就推行货币进行了交流。
数字货币其实从2014年其一直在央行的考虑中。相对于传统货币,数字货币能降低发行、交易、清算的成本,同时更易追踪货币流向。而央行开发数字货币的初衷也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监控洗钱、偷税漏税等现象。
不得不先提一下,数字货币与生活中的“电子支付”是两码事。电子支付的基础还是目前发行并流通的实体货币,而数字货币则是取代这种实体纸币的虚拟货币。
鉴于目前央行并没有任何对数字货币的细节,目前对数字货币的“认知”可以更多参照前几年大热的“比特币”。由于各国都在法律上都不承认比特币的流通货币地位,因此目前比特币只能作为大宗商品和黄金、石油等拿来炒作。又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比特币的工作原理,因此对其炒作就带有“庞氏骗局”、“传销”的味道。
但其本质并不是。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一种,是广播和管理账单系统(数据区块链)。每个标准客户端都保存每一笔账单,且没有任何特殊节点(也就是不通过中心传输)。它的生成需要大量的“计算”(俗称“挖矿”),而它的价值在于利用其准确性创造了交易双方都承认的“电子货币”。
黄金若不被承认就毫无价值,钻石不被承认也一无是处。而电子货币如果没有获得承认一样也不能流通。于是,推行数字货币的第一要点就是“获得承认”。比特币由于产生方式和数量是计算好的,其2100万的总量也是确定的,因此它可以准确地衡量价值而被“承认”。
此外,在现实中发行数字货币,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在虚拟经济体系中的信任问题。可以像比特币一样,既不能凭空造出(防止造假),又不能伪造交易(因为你无法控制不是你的“账本”)。这与现在发行的货币一样可以透明公开,同时又可以确定唯一性。所以,央行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去除“中心化”的同时,又保证安全。只有这样,数字货币才能在发行中渐渐取代传统货币,演化成稳定的自治系统。
同时,玩转数字货币是一种高效利用信息的过程。与比特币的随机不同,央行在发行之前也可以给每份数字货币标上序列号,这样就有利于追踪数字货币的流向。
2013年,美国指控一家网站Liberty Reserve利用数字货币转账洗钱超过60亿美元。他们利用数字货币兑汇来进行跨国转账。这说明在数字货币建立初期,依然会有被钻空的可能。然而随着监管和技术的完善,这种隐藏的非法交易会越来越透明,也越来越容易被查获。此外,短时间内,数字货币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马太效应,即越早使用的获益越多。但随着时间、算法以及监管的不断成熟,最终会趋于稳定。
因此,用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的流通和发行,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来看,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的影响应该不大。长期来看,真正能从数字货币发行中获利的公司应当是提供技术的公司,而不仅仅是电子支付或互联网金融那么简单。
title: 奇点视角:电子支付之后是数字货币?
tags:
- 家财
- 数字
- 电子支付
- 花旗
id: 160
categories:
- 奇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