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点视角:说不分手就不分手

高通决定旗下不拆分两大主业

昨天,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生产商和无线芯片组及软件技术供应商高通在发布会上表示,董事会决定维持目前的公司业务不变。此前,其股东对其今年以来的利润暴跌、股价下滑倍加指责,并建议将专利授权业务(QTL)从利润下滑明显的芯片业务(QCL)单独分拆开来。

芯片帝国的挑战

我们平时用的电子产品中可能直接看不到高通的logo,然而包括HTC One、诺基亚Lumia、联想乐Phone、步步高Vivo、小米各种机型,甚至是索尼、LG、三星在内的几乎所有手机生产商都使用高通的芯片。它在手机芯片的地位与英特尔在PC芯片的地位一样重要。高通紧握3G、4G等无线技术的3000多项专利,这意味着脱离它的产品基本上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通信产品。其每年出售专利的收入就能占其总收入的1/3。

尽管高通为了尽可能避免将客户变成对手,自己不生产手机,然而树大招风它从2005年起还是一直面临来自全球的反垄断诉讼。2013年,中国国家发改委也发起了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并正式在2015年2月发布高达9.75亿美元罚金的决定。

但是,高通的高市场占有率与传统意义上的“垄断”不能完全等同。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上显然也做足了考量。比起罚款,显然高通“店大欺客”而造成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窘迫的局面更为严重。因此最终的整改要求中包括了“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等内容,这对有一定实力又缺少芯片核心技术的华为、魅族、小米等“国民手机大品牌”是十分有利。

按理说这不至于撼动高通的根基,不到10亿美元的罚款也只占其在华业务的8%。但高通今年前三个几度的利润持续大跌,这也迫使它为了节省开支而裁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韩国、台湾市场分别占其总业务的53%、16%、13%。因此,高通今年的业绩下滑,既有美元升值给亚太国家带来的汇率影响,又有本土企业竞争压力的影响(华为、三星、台积电等)。

该不该拆分很明显

目前,高通两大主业给它的贡献正好相反。大部分的营收来自芯片部门(QCL),而大部分的利润则来自专利授权业务(QTL)。因此,今年4月,其大股东要求公司改革,拆分成两家独立公司来释放股东价值。

高通曾经考虑过拆分,不过完全不是因为股东,而是想要在与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纠纷中获得有利地位。现在与竞争对手各分天下、拥有着逆天的市占率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芯片业务下滑而拆分,高通显然会觉得没这个必要。

首先,就如其CEO在发布会上说的,高通芯片部门的研发与专利授权部门是互相促进、互相驱动的。目前其芯片的生产是依靠外包(OEM)的,该部门背后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公司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因此,高通和传统的半导体厂商不同,反倒更像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专利授权业务和芯片销售业务其实只是其研发成果的两种不同商业模式而已。专利获得的利润也很大程度上投入到芯片产品的研发。而这些研发成果不仅能够促进芯片部门的销售,还能反过来又给专利带来更多的利润。

同时,其芯片部门的营收及其依赖几位大客户的订单。通过提供专利授权,高通可以让自己的芯片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牢牢掌控住。而大量采用高通芯片的客户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得不寻求高通的专利技术支持。如此相辅相成的两个业务,若拆分开反而会减弱整体的协同效应。

此外,高通脚踩厚实的现金流,并不需要靠出售业务来解决利润下滑的问题。高通管理层强势的表示,将会在未来给股东的回报将不少于同时期自由现金流的75%。如果高通的高层没有打算出售芯片业务,分拆就更没必要。虽然经济下行周期行业间并购频繁,但高通这样能自食其力有核心的公司与有些发展进入困境的服务企业有本质区别。

从公司角度来看,高通在裁员后进行了不少架构上的改变。保留一家公司,除了可以缩减运营成本外,还能加快其研发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东亚的芯片产品还没有能与之媲美的。高通芯片业务虽下滑,但其依然霸占行业顶尖位置。高通的骁龙830都要呼之欲出了,华为的海思930连骁龙801都还不能全面超越。随着无线技术的继续发展,高通在这方面的优势还会继续体现。

昨天高通的表现也体现了投资者反应。包括之前提出拆分的大股东Jana今日也表示支持董事会的不拆分决定。其实,在经济下行的加息周期上,高通甚至成为了许多价值投资者的标的。所以,只要核心业务没有受到影响,高通还是很有机会再次回归当年的盛世的。


title: 奇点视角:说不分手就不分手
tags:
- 利润
- 家财
- 无线半导体
- 股价
id: 213
categories:
- 奇点视角

date: 2015-12-15 19:40:07

Copyright © 2015奇点创世 ICP1404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