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视角: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经济重点
3月5日,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总结去年政府工作的的经济、社会、劳动、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官方报告也会相应地对今年政府工作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规划,对从政府、机构到个人未来的投资方向有非常重要的指引。
我们从之前国内外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点来聚焦一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方面的重点。
政府经济增速目标
两会早已不是国人专利,国外各大媒体和机构也对此期待纷纷。他们尤其关注中国经济类话题。在2015年新兴经济体纷纷进入发展颓势,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中国经济就非常引人关注。
在经历多年的告诉增长后,中国GDP的增长也开始放缓,2015年GDP增长6.9%也是近年来首次破7%。因此,与去年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目标一样,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目标系统进行了调整,使其更为灵活。GDP增长21年来首次采取区间形式(6.5%-7%),同时不再对进出口增速等设定目标,而增加了广义货币M2增长(从12%上升到13%)、社会融资规模等目标。
这说明,政府意在调整经济结构(不再简单依赖外贸),并从金融上满足结构转型需求(M2与社会融资)。
金融政策及风险
2016开局前两个月,银行业的巨量信贷引起了国外媒体及机构的广泛关注。上一次如此宽松的环境还得追溯到2009年,当时有四万亿。但现在的经济环境与2009年大不相同,很多机构认为中国不断放量的信贷会成为巨大隐患。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对此做了官方的解读。
一、深化金融改革,完善监管。工作报告中提到“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与之前讨论的“金融混业监管”遥相呼应。可以确定的是,作为金融混业监管体系中心的央行将成为金融风险监控的主导。之前提到的“一行三会”合并也会继续推进。
二、货币政策转向“灵活适度”。这不仅仅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信贷互相支持与互相调节,同时在可能出现金融及经济风险时灵活改变方向。既可以开闸放水,拉动经济,也能果断刹车,灵活采取措施。当然,信贷宽松依然是主导方向,而货币宽松力度将相对弱于2015年。因为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通胀上行幅度毕竟有限,利率变化幅度有限,债券的波动也不会太大。
三、增加赤字率,加大财政政策的作用。2015年已经开始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同时提出2016年继续降税为企业减负,主要包括“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免收18项行政事业收费等等。这些同时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下的产能出清与结构改革。
四、稳定汇率将成为工作重点。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推进、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大,人民币汇率对全球市场的溢出效应持续上升。近来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波动都鞭打,外汇储备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和投资者十分关注。对于这一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投资者集体抛售中国资产,另一个是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而国际清算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中以来的资本外流更多的是国内企业偿还美元债务。因此,工作报告提到的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稳定汇率并不是纸上谈兵。
此外,工作报告还在充分考虑了就业在经济互动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追求增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就业,另一方面中央财政也会划出资金来保证钢铁、煤炭行业产能出清时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此外,国家也会继续对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title: 奇点视角: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经济重点
tags:
- GDP
- 中央
- 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 家财
id: 107
categories:
- 奇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