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深度:央妈的新武器——利率走廊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在2015年11月17日发布工作论文——《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具体讨论了利率走廊机制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以及对利率走廊宽度的最优求解。本文建立在此工作论文的基础上,意在方便普通投资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利率走廊机制。若本文存在技术性纰漏,请以央行工作论文原文为准。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
流动性调节简单来讲就是央行把印出来的现金投放到市场上或者从市场回收现金。世界上多数中央银行机构通常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具体而言就是央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简单的国债回购交易。我们可以把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当成是“妻管严”夫妇中女方和男方的关系一样。所有的经济大权都在老婆手上。当老公兜里没钱了,老婆自然也会通融通融,给多发点零花钱;反过来,当老公刚发工资,口袋里富得流油的时候,老婆大人自然也不会放任不管。
同样的,当市场上货币不足,需要补充现金了,央行便开始印钞票,然后把钱交给各大商业银行。但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没领过结婚证,所以也不能白给,不仅如此还要同时跟商业银行索要国有债券作为质押物,并跟你收点利息。当市场上存有的货币过剩了,央行便执行相反的操作,把国债质押给银行,同时收回现金,还会贴点利息给你。通过这样的方法,当市场上货币(流动性)紧缺或者过剩的时候,中央银行便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的流动性。大家可以把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理解成典型的当铺生意,只不过央行的目的在于调节市场,而当铺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央行执行公开市场操作时相对应的利率就是央行的目标利率。一般我们说的美联储加息、降息,说的就是美联储上调和下调目标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的缺点
可是呢,央行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市场已经出现流动性不足或者过剩了。也就是说,公开市场操作充其量只是一种事后纠正行为,并不能做到事前防范,也不能做到事中调节。这就好比是,只有当你钱包里没钱好几天以后,才能去找老婆大人申请零花钱一样。这种事后调节的行为会经常让你遭受没钱花之苦。
而且,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仅仅是由央行发起的单向操作。若商业银行手上现金紧缺或者现金充沛时,他们并不能主动联系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对市场的判断一旦出现失误,就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这就好比所有的决定权都在老婆大人手里一样,她觉得你兜里有钱就绝不会给你多余的零花钱,却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有钱。当你手头上真的没有现金的时候,老婆大人也不松口,绝对不给你钱,那基本上你就只能天天喝西北风了。
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央行目标利率
当然,真的出现上述情况,你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求助亲友团、同事团等等若干别人家老公来度过这一困难的时期,直到自己老婆大人那边松口为止。其实在银行业当中也有一个类似的系统来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这一缺陷,叫做同业拆借。当市场流动性突然出现短缺的时候,各个商业银行通常就会向别的银行借钱来满足自己银行客户的资金需求。
既然是借钱,那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利息的问题,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市场上钱少,而需要钱的银行多的时候,同业拆借利率自然而然会水涨船高;而当市场上资金充足,需要钱的银行较少时,同业拆借利率也自然会降低。这一利率由市场决定,根据市场情况而变动。但是要注意,这一利率决定了市场上很多金融产品的价格,因此被各国央行所重视。央行通过观察这一利率来判断市场流动性的整体状况,并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进而把这一同业拆借利率引导至央行既定目标利率水平,从而引导市场向既定方向发展。
不过,就好比平时挣钱不多,为了生计债台高筑的人,到了紧急关头肯定借不到钱的情况一样。而对于那些本来资金就不多的小银行来说,在市场上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大银行也会有自己的考虑,说不定就会为了自保,不愿意把钱借给这些小银行。这个时候,这些小银行就只能自求多福啦,要是撑不到央行执行公开市场操作,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自己妥妥就破产了。
然而,大银行为了自保所采取的这种看似合理的行为,实质上是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的。因为不管它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当老百姓发现有一家银行取不出来钱的时候,又妥妥的会去蜂拥到其他银行把钱取出来。这就会造成银行挤兑,进而发生十分可怕的系统性风险。
常备借贷便利、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其和公开市场操作的不同
于是乎,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世界各大央行想出来了常备借贷便利(SLF)或者是类似的货币政策工具。SLF其实就是央行提前把现金印出来放在柜子里面,当商业银行有资金需求时,就让商业银行把国债等资产质押过来,然后央行再把资金提供给这些银行。形象一点解释,就是你老婆大人怕你可怜,给了你一张限额很低,只能取现的信用卡,实在急用钱了用来应急。所以SLF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内容实质相同,都是商业银行获得或者失去资金,只不过公开市场操作只能由央行发起,而SLF则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条主动向央行要钱的通道。
如此一来,市场流动性需求变动时,SLF就形成了一个事中调节的机制,而不像公开市场操作一样,只能起到事后调节的作用。如果有了SLF这条通道,小银行可以在流动性不足的时候去跟央行要钱,这样就减少了上文中,小银行受大银行挤兑的情况,也就减少了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正所谓,“信用卡在手,没现金不愁”,就是这个道理。
和SLF类似的还包括超额准备金存款,只不过这回是银行手上的钱太多,实在花不出去,就可以把钱暂时交给央行。也就是说,超额准备金存款是商业银行主动把钱扔还给央行的通道。
利率走廊
然而,当使用SLF这一渠道时,通常来讲获取相同数量的资金,商业银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通过同业拆借要高。其实也不难理解,假设你主动想让央行的开一次印钞机,那总是要多付点利息。不过,SLF利率成为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道理很简单,当你发现你跟亲戚朋友借钱的时候,他们收的利息比老婆给的那张信用卡还高,你自然而然会去用信用卡取现了。于是乎,通过使用SLF工具,央行成功限制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浮范围。
同理,央行给超额准备金存款提供的利率也会比市场利率要低。通过设定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央行成功限制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下探范围。而这一上一下之间的利率浮动区间,就是业界所说的利率走廊。
当市场利率偏离目标利率的时候,利率走廊便有效的限制住了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从而避免了金融市场较大的动荡。随后,央行可以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将市场利率引导至目标利率水平。
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
不过,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可不能随便决定。就好比是老婆给的那张信用卡,如果取现利率太高,老公缺钱的时候估计还是得去喝西北风;取现利率弄得太低,又害怕老公天天乱用。
对于央行来说也是一样的,SLF利率太高不行。要是利率走廊定的太宽,那么市场利率浮动的范围就会很大。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其引导到目标利率所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而且,如果市场利率波动的太过剧烈,就不能有效的维持市场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设定利率走廊的意义。
但若SLF利率定过于接近目标利率也不行。要是SLF利率定的太过接近目标利率,会导致极端情况下央行被迫投放大量货币到市场上,反倒容易让货币政策走偏。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极为常见,因此发展中国家央行通常不得不选择较宽的利率走廊。此外,商业银行过多的动用SLF以及超额准备金存款,会释放出央行目标利率制定不合理的信号,反倒有可能引起市场恐慌,所以,利率走廊也不是越窄越好。
综上所述,各国央行会根据市场情况,设定相对合理目标利率以及配套的利率走廊,从而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满足政府政策需要。而具体到咱们国家来说,由于市场不够成熟,而且也相对缺乏使用利率走廊调控货币市场的经验,因此短期来看,利率走廊宽度预期不会过窄。
title: 奇点深度:央妈的新武器——利率走廊
tags:
- 中央银行
- 利率
- 家财
- 流动性
id: 158
categories:
- 奇点深度